本文目录一览:
象鼻虫的为害状、主要特征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?
成虫有***死性,寿命长达5个多月,4~8月在果园均可见到。【防治方法】①人工捕杀。每年清明以后成虫渐多,进行人工捕捉,可在中午前后在树下铺上塑料薄膜,然后摇树,成虫受惊即掉在薄膜上,将其集中杀灭。
发生规律:象鼻虫的成虫一般群居在香蕉植株***茎外层枯鞘,仅夜出活动。香蕉象鼻虫耐低湿,在低湿环境下2~3天即死亡,每年发生4~5代,在3~6月幼虫发生数量较多,5~6月危害最严重。
防治方法:(1)农业防治。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,可有效降低越冬幼虫数量,减轻为害。利用蒙古灰象甲***死性可人工捕打集中处理,或者于断头中查找成虫,人工捕杀。(2)物理防治。
为害症状:其幼虫在近地面的茎至根头内纵横蛀食。蕉苗受害的叶片变黄,心叶萎缩,甚至全株枯死。成株受害后***茎瘦小,叶少且多枯黄,虽能结实,但产量锐减,品质低劣。植株亦易风折。成虫食害香蕉茎叶。
象鼻虫为害有什么特点?怎样防治?
1、象鼻虫分布很广,幼虫和成虫都能给草莓带来危害。象鼻虫为咀嚼式口器(图58)。春季为害叶和花,成虫常集结于花蕾、花梗等部位咬食为害,先在蕾中后咬断花梗,使花蕾下垂干枯或脱落。
2、成虫为害叶片,被害叶片的边缘呈缺刻状。幼果受害后果面出现不正常的凹入缺刻,严重的引起落果,为害轻的尚能发育成长,但成熟后果面呈现伤疤,影响果实品质。
3、(2)物理防治。在受害重的田块四周挖封锁沟,沟宽、深各40cm,内放新鲜或***的杂草诱集成虫集中杀死。(3)药剂防治。
4、受害严重的植株球茎变黑腐烂,遇到大风易倒伏。以清园不周、管理粗放、防治不及时的蕉园发生偏重,新植蕉园大多数是由带虫的球茎或吸芽蕉苗传播。发生规律:象鼻虫的成虫一般群居在香蕉植株***茎外层枯鞘,仅夜出活动。
请问这是什么虫,如何防治?
1、根据您提供的信息,这种虫子的名字叫蚰蜒,它们通常在农村的平房和老房子里出现。蚰蜒是一种益虫,它们能够吃掉蟑螂等害虫,但因为它们也有毒并且会咬人,所以需要尽量避免接触它们。
2、这种虫子叫做蛴螬,是金龟子或金龟甲的幼虫,它们通常在土壤中生活,以植物根系为食。要消灭这种虫子,可以***取以下几种方法: 播种移栽前撒施杀虫剂颗粒剂防虫,如毒死蜱、辛硫磷、噻虫胺、二嗪磷等杀虫剂的颗粒剂。
3、根据您提供的照片,这种虫子可能是蠼螋或蟑螂。以下是防治建议: 清洁卫生环境:保持室内清洁干燥,避免留下食物残渣和水分,这可以减少这种虫子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。
什么是象鼻虫?
1、象鼻虫,也称象甲,是鞘翅目昆虫。因为它们的口吻很长,所以这类昆虫被人们称为象鼻虫。不咬人。象鼻虫科几乎为草食性,而且大多数的物种所寄宿的植物种类不广泛,有许多物种甚至只寄宿于单一植物物种上。
2、应该是叫象甲的虫子。.象甲是鞘翅目象甲科昆虫。俗称象鼻虫。是动物界最大的科之一,全世界已记载6万种以上,分布遍及全球。头部前面有特化成和象鼻一样长长的口器·中国象甲种类丰富,记录的已超过1000种。
3、翅目昆虫的统称,属有翅亚纲、全变态类。身体外部有硬壳,前翅是角质,厚而硬,后翅是膜质,如金龟子、天牛、象鼻虫等。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,本目中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,与人类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分密切。
4、别称:象鼻虫 界:动物界 族:虫 简介:米虫学名为米象, 常在谷物中被发现,因为繁殖速度快,为谷物中主要的害虫。特征:卵:约长0.6mm,乳白色半透明,外形为长椭圆形,一端稍大。
5、象鼻虫 象鼻虫,也叫象虫、象甲、象甲虫,是鞘翅目中种类最多的一种,更是昆虫中种类最多的一群,全世界已知种类达六万多种,生长过程属于完全变态。
6、象鼻虫是鞘翅目昆虫中最大的一科,也是昆虫王国中种类最多的一种,全世界已知的种类已达600多种之多,光我国台湾产的象鼻虫至少有141种。大多数种类都有翅,体长大致在0.1公分到10公分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