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牦牛被称为什么之舟?
- 2、牦牛的特点
- 3、耗牛和牦牛的区别
- 4、牦牛的解释
- 5、牦牛读音是什么
牦牛被称为什么之舟?
牦牛素有“高原之舟”之称。它既可用于农耕,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。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,善走险路和沼泽地,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,可作旅游者的前导。
被称作高原之舟的是牦牛。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,草食性反刍家畜。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。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。
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牦牛。高原之舟,许多人都知道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,但不一定知道有高原之舟称号的牦牛。
牦牛的特点
牦牛体形防寒保暖,体躯紧凑,颈短耳小,皮厚表面积小;汗腺机能极不发达,被毛长度、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,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,可御寒防湿,适宜寒冷气候。
性耐寒、耐劳苦、耐食粗饲料、耐在空气稀薄高原区生活,又因蹄坚大而宜于翻越高山峻岭,训化过的牦牛成为我国高原地区的主要力畜动物,成为重要运输工具,被人们成为“高原之车”。
牦牛具有耐苦、耐寒、耐饥、耐渴的本领,对高山草原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。比如寒冷季节,牦牛胸部腹侧下、粗长毛根部着生密而厚的绒毛,借以保护胸、腹内脏器官、外***官、***及各关节,以防受冻。
四肢短而强健。躯体上方被毛短而光滑,体侧、腹面、及尾部毛长而下垂,常常接近地面。体长约250厘米,肩高约170厘米。全身毛色以深黑褐色为主。
形态学特征:野牦牛体形笨重、粗壮,但比印度野牛略小,体长为200—260厘米,尾长约80—100厘米,肩高160—180厘米,体重500—600千克,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。
牦牛具有呼吸、脉搏快,血液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的生理特点,使它在少氧环境中,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代偿性机能,因而能适合海拔高、气压低和氧气少的高寒地区。
耗牛和牦牛的区别
1、二者区别为分布区域不同、体型不同、毛色不同。分布区域:耗牛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,而牦牛则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高寒地带和青藏高原等地。
2、耗牛和牦牛没有区别。由于各个地区叫法不一产生了差异,实际上都是一个品种。牦牛是高寒地区,能适应高寒气候,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(除人类外)哺乳动物,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。
3、耗牛和牦牛之间没有区别,耗牛只是牦牛的误写而已,由于各个地区叫法不一,产生了差异,实际上都是一个品种。牦牛是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的动物,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。
4、耗牛肉和牦牛肉的区别:牦牛肉极高的营养价值极高。牦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,以及胡萝卜素、钙、磷等微量元素,脂肪含量特别低,热量特别高,对增强人体抗病力、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。
5、耗牛和牦牛都属于牛科动物,但它们存在一些区别。首先,耗牛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草原地区,而牦牛则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。
牦牛的解释
【牦牛】的意思是:★「牦牛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8998页 第6卷 1015★「牦牛」在《重编国语辞典》的解释牦牛(牦牛,犛牛)体矮身健,毛长,色多黑、深褐或黑白花斑。耐寒,耐粗饲。尾毛蓬生,可作旌旄。
牦牛 [máo niú] [牦牛]基本解释 产于 *** 的一种大型的野牛或家畜牛;在其背部有短而光滑的毛,在其胸部、体侧、四肢和尾部则有长而卷曲的毛。
牦字的正确读音是:máo 牦字的意思是:牦牛, 也作旄牛、髦牛。哺乳动物。分家养的和野生的。身上有长毛,多黑褐色,喜寒冷气候。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。善于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峻岭间驮运。
牦牛正确读音是mao。拼音:máo niú。释义:哺乳纲,偶蹄目,牛科。反刍家畜。也有野生的。体矮身健,四肢短粗。体毛乌褐色。体侧、颈、胸和腹部密生长毛。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。
牦牛读音是什么
牦牛正确读音是mao。拼音:máo niú。释义:哺乳纲,偶蹄目,牛科。反刍家畜。也有野生的。体矮身健,四肢短粗。体毛乌褐色。体侧、颈、胸和腹部密生长毛。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。
牦牛是念mao。牦的正确读音是mao,不是hao。牦牛的正确读法是读是mao,发音是第二声,也可以称作旄牛、髦牛。牦牛是哺乳动物,分家养的和野生的。老师教学备案中也可能因为粗心而出现问题,可以提醒老师纠正。
读作:máo。拼音:máo,声母是m,韵母是áo,读作第2声。释义:牦牛, 也作旄牛、髦牛。哺乳动物。分家养的和野生的。身上有长毛,多黑褐色,喜寒冷气候。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。善于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峻岭间驮运。